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员工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yl7703永利鼓励员工寒假回家,积极参加春节期间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正月初四,一场别开生面的社火表演在天水市秦州区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而在这场表演中,有一位特殊的参与者——非遗传承志愿者田浩志。
机械2482班员工田浩志是天水市秦州区社火表演队北狮组的一员。今年寒假,他以非遗传承志愿者的身份,全程参与了天水春节社火的筹备与表演。他在镇文化站第一次触摸到北狮的木质狮头,那一刻,他仿佛与时光长河中的无数舞狮人产生了共鸣。正月十二凌晨三点,田浩志在化妆间精心绘制脸谱,老艺人曾说过:“北狮的关公脸要勾出丹凤眼,这是咱们陇上汉子骨子里的忠勇。”当狮被披上肩头,他深刻理解了社火传承的真谛——他们驮负的不是道具,而是绵延千年的文化基因。
表演当天,田浩志与搭档在震天的京锣声中化身为跃动的赤色雄狮。他们在三层八仙桌上表演“云里翻”绝技,当狮头最终昂立于三丈高处,冬日阳光刺破云层,现场观众被深深震撼。那一刻,田浩志感受到文化血脉共振的轰鸣,他明白,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让千年文脉在时代脉搏中焕发新生。

与此同时,新寨村、乡政府、县政府等地成功举办了社火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和领导的参与,在这次活动中,也有一位年轻的参与者——刘芳妤。
机械2321班员工刘芳妤加入了乡村的社火表演团队,负责“船”部分的表演。为了更好地完成表演,她提前参加了多次排练,学习“船”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在表演当天,她身着传统表演服装,与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精彩的社火表演。虽然动作并不复杂,但需要与队友高度配合,才能让表演更加精彩。
刘芳妤说在这次社火活动中,她深刻体会到社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集体记忆。她还利用手机拍摄了社火表演的精彩瞬间,并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和点赞。
作为一名老员工,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并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活动,继续探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供稿:机械新媒体部 梁锦荣
初审:周建军
终审:刘吉宝